1)第181章 虚席前问匪苍生_盛唐夜唱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献俘的仪式叶畅没有参与,据说皇甫惟明在这仪式上大出风头,甚至在李林甫代替李隆基相迎时,只是行了一个平礼。

  “皇甫惟明是在找死。”叶畅对此只有一句评价。

  长安城因为这次献俘变得非常热闹,而叶畅则很冷清,他去拜谒玉真长公主等,结果都不在。他也只能于西市附近租了屋子,暂时停在长安了。

  足足被晾了十天,到十一月初一这一日,才有人来通知他,虫娘邀他在玉真观相见。

  玉真观距离西市不算太远,就在皇宫掖庭外,与皇宫只隔着一道街。这原本是玉真公主府邸,在她出家为道姑之后,便改作道观。叶畅此前也是来过,叶畅到得此处时,看到周围情形,心中就有些数了。

  果然,真正要见他的不是虫娘,而是李隆基。

  虫娘一本正经地坐在一旁,看到叶畅行礼时,眉眼间便溢出一丝笑意。

  李隆基也打量着这个年青人,看到他模样,就忍不住赞了声:好个翩翩少年郎。

  与传闻中他曾见过叶畅不同,实际上现在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。

  看着叶畅的模样,又看了一旁虽然强忍着却仍不经意流露出欢喜神色的虫娘一眼,李隆基觉得头有些疼。

  “叶十一,久仰你的大名了。”头疼归头疼,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解决,李隆基笑着道。

  这话里话外都带着嘲弄之意,叶畅不敢回应,便是一笑。

  “边关转了半年,感觉如何?”见叶畅不答,李隆基又笑吟吟问道。

  “苦。”叶畅简单地回应。

  “既知边事之苦,还敢妄语兴边事否?”

  叶畅眼前顿时一亮。

  李隆基本质上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,叶畅一直想当着他的面阐述自己对边境问题的看法,此次他主动提起,正是一个好机会。

  “此次陇右之行,感觉到前线将士之苦,臣觉得更有话说了。”

  叶畅这话险些将李隆基的鼻子气歪了。

  他瞠目瞪视叶畅,叶畅却夷然不惧,一腹满肚子话要说的模样。李隆基盯了好一会儿,森然说道:“看来你此次陇右之行收获匪浅啊,今日朕就给你一个当面说话的机会,免得你背后跟着一群轻浮无行的文人大放厥辞”

  这话说得很重,叶畅却没真害怕。李隆基如果真要收拾他,一声令下,外边怎么着也要闯进来几十个武士吧。现在,只是要继续吓唬他罢了。

  “陛龗下,边关之苦,主要有四,其一是战事苦,每一战阵前生死各半,是人岂有不惧死者。二是戍守苦,冬寒夏暑,高原气短,原非宜人之所,而将士一戍守就是数载。三是思乡苦,万里赴戎机,不闻爷娘声,难祭祖先。四是病疫苦,军中小疾,即易不治,只因郎中稀少,缺医少药……”

  他一连串苦说出来,倒没有牵扯到具体的人的,李隆基听得微微动容:“朕知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