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82章 我刚刚在想由朝廷出面建一所救……_大宋皇太子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次日,天还没有亮,赵旸就带着曹许回宫。因要上早朝,他们必须在上朝赶回宫里。

  刚走宫门口,就遇韩琦和包拯他们。

  韩琦他们见在宫门口见赵旸,都非常讶异。

  “见过太子殿下。”

  “都吧。”赵旸说完,朝包拯他们作了个揖,“各位,早啊。”虽然韩琦他们是臣子,是他们也是赵旸的。赵旸身学,见们还是得行礼的。

  “殿下,快快请。”包拯走上一步,伸手扶赵旸,随即关心地问道,“殿下,昨日没回宫?”

  “昨日给朋友庆祝很晚,就没有回宫。”戌时末,宫中大门就关闭。届时能让宫中大门敞开的只有皇帝,哪怕是皇后娘娘和皇太子也没有资格让紧闭的大门打开。

  赵旸说着没有形象地伸了伸懒腰,笑着说:“偶尔住在宫外,早上能和们一上朝也是不错的。”

  “殿下,看昨日玩的非常尽兴啊。”韩琦笑着说道。

  “是挺尽兴的,不过也挺感慨的。”赵旸边走,边和包拯他们说道,“昨日在太学,看那没有考中的学子嚎头大哭,心里很是不是滋味。”

  听赵旸这么说,韩琦和包拯的神『色』一瞬间变得非常柔和。

  “殿下,您也道科举考试对学子们说有多重要。考中者,自然欢喜万分。考不中者,自然伤心难过。”

  “唉……”赵旸轻叹一口气说道,“万千学子把自己的命运交付在科举考试上,真是不容易啊。”说完,他好奇地望向韩琦和包拯他们,“们当年考科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景象?”

  回想当年考科举的情形,韩琦现在还心有余悸。

  “紧张害怕吧,怕自己考不中,怕自己对不和家人的期望。”

  包拯在一旁附和地点头:“十年寒窗苦读的就是考中。”

  “所以科举考试必须公正,不然就对不天下的读书人。”赵旸的神『色』忽然变得非常肃穆,“靠着父辈的荫补被赐进士,进入仕途,这对寒窗苦读十年的学子们说不公平。”

  “殿下,荫补制度自古就有,本朝沿袭使用这个制度,一直以都是如此啊。”韩琦也觉得荫补制度不好,是想要取消荫补制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
  “一直沿用荫补制度并不是对的。”赵旸微微皱眉说道,“老祖宗开始现在,这朝中的官员有三分之二是荫补制度出身的,这人绝大多数都是混吃等死之辈,于朝廷,于百姓毫无用处。不仅如此,朝廷还要花钱养他们。”

  “殿下所言极是。”包拯也不满荫补制度。他曾经向宋仁宗废黜荫补制度,是被宋仁宗驳回去了。

  “殿下,官家应该不会取消荫补制度。”之,官家提出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荫补,就遭受大臣们的反对。好在官家这次比较强硬,那反对的大臣们也无可奈。

  “爹爹不取消,以后我取消。”赵旸继续说道,“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