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14章 人带人_大清第一纳税大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赈济旱灾这事儿可不好做,尤其还不给银子。”崔先生紧皱着眉头,“虽说只是四个不算大的县城,但这样的灾情,往年朝廷也至少要拨十万两银子。”

  玉格沉吟片刻,摇头道:“十万两银子,但真正用到百姓头上的怕不到五万两银子。”

  崔先生说不出什么意味的勾唇笑了一声,“七爷也太乐观了些,五万两银子,”崔先生摇了摇头,“能有三万两银子落到实处,就算上头的官员们清廉了。”

  玉格沉默久久,突然明白了四阿哥把这差事这样指派给自己的用意,银子从她手里直接到百姓手里,省了中间不知道多少层贪污剥削。

  “如此说来,咱们或许也要不了太多银子,先按五万两准备吧。”

  崔先生道:“可是咱们如今账上可就五千余两银子了,这还是元宵时卖口脂套装攒下的,还有预先给到咱们这儿的新款预定费,这些统统加上,也就五千余两。”

  他们的银钱虽然阔,可也不是大风刮来的。

  想到这一处,崔先生恼怒起来,“不说七爷送出去的礼、撒出去的银子,只去年七爷就给朝廷挣了五万两银子,如今又要五万两,这真是、这是要杀鸡取卵吗。”

  “还有一件,”崔先生虽然恼怒,但也没忘了自个儿幕僚的差事,“这件事若七爷果真用五万两银子办下来了,倒是能救了四县百姓,只是七爷就要得罪不少人了。”

  玉格看向他,“从前赈灾的官员们?”

  崔先生点点头,“从明末到如今,各地灾害频发,是以曾经负责赈济的官员不知凡几,所以七爷若好好办下来了,不知要得罪多少人。”

  “若是七爷也用上个十万两,”崔先生说着摇了摇头,“就是同样用十万两,效果如何,明眼人也是瞧得见的。”

  不说十万两,就是只用五万两,同之前也必定大不相同。

  “报假账?”崔先生刚说完又摇了摇头,“那过不去雍亲王那关。”

  “七爷,”崔先生郑重道:“雍亲王这是在试您的本事,也是在试您的良心。”

  “他这是要做什么?”

  玉格摇了摇头,他也不知道他此举还有什么深意,只是,“这差事已经落到了咱们头上,雍亲王如此任命,皇上也必定是应允了的,所以,咱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了。”

  至于本事、良心,玉格道:“先不用管别的,咱们就只管这件事,办好这件事就行。”

  总之这事是自己领头,若有事也都是她一人的事,而她有事,不过回到自个儿原本的地方罢了,只要不牵连别人,倒真没什么好怕的。

  至于五姐儿她们,有她的这份功劳在,康熙和雍正必定会多照顾几分。

  崔先生笑着重重点头,“崔某果然没看错七爷。”

  玉格笑了一声,不置可否。

  “其实有既不负良心,又能保全自身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