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国的反应——其他国家2_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输,这让曼市人一方面慨叹传输成本的高昂,一方面暗自开发专为自己服务的运河。

  19世纪末,曼彻斯特运河开通,绵延58公里,从东哈莱姆通往曼彻斯特,完美地让所行船只绕开了利物浦码头。

  利物浦人自感尊严受到侵犯,用嘲笑的口吻攻击曼彻斯特人,说他们是只懂制造业的“蓝领老土”。曼彻斯特人用“Scousers”这样的称呼来定义利物浦人,暗讽利物浦人以“scouse”(煎牛肉)为食,整座城市的气质粗鄙不堪。

  两座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彼此角力,造就了史上最佳双城记剧本:一条运河引发的骂战。

  时间进入到20世纪,两个城市又因为足球使得矛盾加剧。现在突然之间又加上了科技小镇的选址,让英国高层十分头疼。

  这两个候选城市一下子把英国高层定位一个科技小镇的计划打乱,两个城市可以说是互不相让。而且两个城市国会得票以及自身实力可都差不多;最后没有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,分别在两个城市建立科技小镇。

  才勉强平息了矛盾,可这绝不是英国高层希望看到的事情。不过事情已经成为定局,谁都改变不了。

  继美国、苏联宣布建立科技小镇之后,英国人也宣布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建立两座科技小镇。

  看到这种情况其他国家当然不能落后,法国人有着固有浪漫。现在英国一下子建立两座科技小镇,法国人觉得他们的实力可不比英国人弱。因此很快通过决议在马赛和巴黎市郊建立两座科技小镇,这个年代法国人面对英国人的确可以骄傲一下。

  不同于二战时期的不作为,戴高乐执政时期法国直接退出了北约。国内所有的武器装备基本自产,这就使得国内有很多高科技和军工企业。法国人单独成立一座科技小镇的实力或许有,而且都非常勉强。现在一下子也成立两家,很难发展起来,结局已经注定。

  德国人在这方面就很务实,知道自身实力和短板。因此他们在鲁尔区成立了一座科技小镇,而且还是拉上瑞士一起。

  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。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,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%。仍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鲁尔工业区突出的特点是,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,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,炼焦、电力、煤化学等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,进而促进了钢铁、化学工业的发展,并在大量钢铁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,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,

  德国人只是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现代化工业,更想在数控机床、机械仪表领域加强。这也是为什么拉上瑞士的原因之一,两个国家联合在一起爆发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