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百九十三章 追讨_捡宝生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正传,张熊的这幅“富贵长春”图,以普通人的眼光来说,已经算是很有水平了,但对孟子涛这样的专业人士来说,虽然也算是可圈可点,但相比一些名家作品,还是普通了一些,价值也不太高,最多也就两三万左右。

  然而,细看之下,孟子涛却发现,这幅画的装裱很不一般,居然很像是民国时期琉璃厂装裱大师的手艺。

  说起装裱不得不提琉璃厂,它的裱画铺手艺高超,闻名全国。

  清末民初以来,字画收藏家书画家与著名的裱画铺都有来往。而看字画有眼力的书画鉴定家,有的人是出身于裱画业,有的会裱画。

  古玩行有句话“三分画,七分裱”,可见古旧字画装裱的重要。琉璃厂装裱字画的手艺,可称世界第一。

  裱画铺在早叫裱褙铺,用纸或丝织品做衬托,来装璜字画书籍,或加以修补使之美观耐久。裱褙必两层,书画正面向卧者,谓之辕;以无染素纸衬托其背者,称为褙口所以叫裱褙。京城至今还有裱褙胡同,很可能在明清时代,那里聚集裱褙铺。

  京城装裱字画手艺是从苏城传来的,到了光绪年间,琉璃厂裱画铺装裱字画的手艺,精巧到旧书画虽破碎至不可分辨,甚至糟脆至呼气即能吹散的程度,仍能裱为原状,真可谓神乎其神,令人不可思议。

  而这幅画居然是一位专裱大师的作品,孟子涛不禁感到奇怪了,打个比喻,就好像看到乞丐驾驶豪车一样。

  可能大家觉得这个比喻不太恰当,但要考虑到,这幅画在民国那会,根本不值什么钱,买下来的价钱,很可能还不比大师装裱一次的工钱来得高,换是你,你会花这个钱装裱吗?

  这一点,显然不太符合常理。

  正因为这样,孟子涛马上就动用了异能,但令他觉得奇怪的是,这幅画并不是什么画中画,异能给出的价值跟他估计的差不多。

  “难道是自己猜错了?其实是哪位有钱的老板特点喜欢这幅画,所以找了位大师把它装裱起来?”

  孟子涛心中疑惑,但他还是抱着宁可错了不可放过的念头,想要把这幅画收起来。

  “孟老师,不知您觉得这幅画怎么样?”

  “应该是张熊早期的作品,还算可以。”

  孟子涛接着说道:“沈掌柜,我一位朋友比较喜欢海派画家的作品,但又囊中羞涩,买不起太好的,因此能否这幅画也让给我?”

  对于张熊作品的价值,沈玄重也略有耳闻,再加上孟子涛又这么说,价值肯定不会高到哪去,他笑道:“当然没问题,这幅画就跟添头差不多,价钱您随便给吧。”

  孟子涛想了想,给的太高吧,会让沈玄重觉得诧异,给太低也不太好,于是他干脆就给了一万八。

  对这个价钱沈玄重已经很满意了,于是孟子涛直接给他开了一张支票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