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316.第三百一十六章_桓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侯氏叛-乱中,长安朝堂的文武少去大半。

  新帝登基之初,即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。

  然而,窘境背后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没有旧部老臣牵制,没有豪强联手阻碍,提拔干才轻而易举。

  秦璟率兵扫北,秦玒暂代朝政。

  谢安留意北地传回的消息,对于长安的变化,既在预料之中,却也有几分意外。

  他曾与王彪之商议,秦璟在位,秦氏内部拧成一股绳,长安朝堂英才和能臣聚集,恢复气象不过早晚的事。

  “想要取北,必得尽早起兵。”

  桓容放弃之前的机会,谢安并不感到遗憾。

  在此之前,建康士族高门之所以对天子让步,对官员考试、兴办学院等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取其长,合力加以推动,概因桓容以大局为先,所行是以“天下”和“百姓”为重。

  自汉末以来,华夏苦-战-乱久矣。

  想要恢复汉室,南北必须统一。

  在决战之前,必须提防外族,不令永嘉之乱后的惨事重演。

  谢安的话如一记重锤,狠狠敲在之重人心头。

  谢玄看向叔父,又与王献之交换意见,最后将目光移向天子,沉声道:“陛下,臣之前思虑不周,出兵北伐,实是宜早不宜晚。”

  等下去?

  等着秦国再出内-乱,北地在遇大灾?

  谢玄和王献之一齐摇头。

  谈何容易。

  桓容颔首,转头对郗超和贾秉道:“景兴和秉之以为如何?”

  “回陛下,臣以为无需立即出兵,可调动身在北地之人,同青、并、冀三州刺使暗中联络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诱之以利,说服其南投。”郗超道。

  “此事可能成功?”桓容微微一愣,问道,“景兴有几成把握?”

  “不瞒陛下,此时言成功未免过早。然事在人为,不试一试如何知晓?”郗超微微一笑,继续道,“秦帝大胜还朝,固然民心大涨,但自夏侯氏之乱后,朝中隐忧早已存在,非一招一夕可解。”

  长安的隐忧,就是健康的机会。

  秦国朝堂大举采用新人,固然能使政治清明,稳固新帝的统治,却在无意之间将西河旧部推到对立面。

  说句不太好听的,一个萝卜一个坑。新人把老-坑-占了,让老人怎么办?

  西河旧部跟随秦氏南征北讨,自坞堡初立就跟随秦氏,无不立下赫赫战功。

  现如今,一些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位列朝堂,拟就政令,飞黄腾达指日可待,自己手中的权利却被不断削减,如何不会心生不满?

  夏侯氏叛乱的余波没有完全消散,北地貌似君臣误会消弭,朝廷上下一心,实则却像坐在柴堆上,遇上一点火星就会点燃。再有风起,瞬息即可燎原。

  “另外,唐氏父子虽然南投,在青、并两州的名望实未削减。兼其同并州刺使有旧,无妨请其写成书信,交人带去北地。”

  郗超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