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287.第二百八十七章_桓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南地船队停靠青州,消息不胫而走。

  大船的震撼是其一,从船上卸下的货物更使人震惊。

  为“交易”顺利进行,船队特地在码头摆出阵势,用木车围起一片区域,作为大笔市货的场所。

  其内立起帐篷木屋,彼此相邻,仿佛一夜间建造起的坊市,令人直觉不可思议。

  帐篷和木屋前站着两到三名伙计,多-操一口流利的洛阳官话,有的还通宵鲜卑、匈奴等胡语。除为商队引路外,遇上好奇的船工和百姓,照样笑脸相迎。

  不少商人闻讯赶来,见到眼前架势,无不满脸震惊,倒吸一口凉气。

  “商船见得多了,这样的还是头回见。”

  青州造反不假,奈何钱帛动人。

  受金银驱使,越来越多的商人不顾危险,从各地陆续涌来。

  汉人不少,胡人更多。

  对他们来说,自汉末以来,北边哪年不打仗,在战乱中做生意算是常态。也就是桓容和秦策登基以来,中原的战事方才少了些。

  管他造不造反、打不打仗,脑袋别在裤腰带上,赚钱最是要紧!

  商人逐利。

  但在现下,利益和性命挂钩,唯有百倍千倍的利润,才能让众人动心。

  巧的是,这支船队就是如此。

  从传出的消息来看,船队规模之大,携带货物之多,都是世所罕见。更重要的是,船队带来许多“稀奇货”,运到西域大漠,价格都能翻上几番。

  如果胆子大些,带上通译继续向西走,前往波斯等番邦,赚得的利润只会更多。

  随着消息疯传,各地商人群涌而来,不断聚集到青州。

  汉商胡商之外,还有远道而来的西域胡。

  当然,后者并非真从西域来,时间上根本来不及。而是在邻州做生意,闻讯之后,顾不得其他,立刻赶着骆驼,以最快的速度赶至青州,奔赴码头。

  桓祎做久了海贸,又有石劭的指点,一切都是熟门熟路,区别仅在于生意规模大小。

  码头上的坊市建造起来,日复一日,人流量成倍增长。

  人群大量聚集,不乏有宵小趁机作怪。

  无需桓祎命人严查,商队的护卫早已经动手。无论小贼得没得手,逮住之后就是有一顿狠揍,半死不活的丢到一边,是生是死全看天意。

  敢在这时来青州的商队,哪个不是走南闯北,见多了生死,根本没有一个善茬。即便是十五六的少年,面相稍显得稚嫩,说不定早见过血。

  贼子见钱眼开,以为能在坊市中占到便宜,捞些钱花。殊不知,自己瞎了眼,一心往死路上跑。

  几场风波过去,坊市上再无贼子身影。即便有,也全部蛰伏起来,改做力气活,不敢再轻易回到老本行。

  见识到码头上这些狠人,不要命才会继续伸手。

  他们都是些小偷小盗,少有亡命之徒。和钱比起来,自然是命更重要。

  码头上的热闹一天赛过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