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四十九章、卿卿_勒胡马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中国人素重婚姻,认为夫妇之道为人伦之重,所以相关礼俗很多,也很繁复,理论上没有今天下定,三日后便即成婚的道理。但因为世道的混乱,从东汉末年开始,便逐渐产生了一种“拜时”的简便婚俗,别说给了三天的筹备时间,就算上午定婚,下午新妇就可以进门。

  “拜时”婚最大的特色,类似于后世的“蒙盖头”——新妇梳妆打扮之后,便以轻纱蒙面,等到了夫家,再由新郎亲手揭下。在此之前,新妇是不遮脸的,也不忌讳给宾客瞧,后来到了东晋、南朝,逐渐演变为“却扇”之俗,并且成为各种婚姻形式的必备仪式。

  所谓“却扇”,就是新妇不蒙面纱了,改以双手举一面团扇,挡住面孔。

  这一日荀氏女就是面蒙轻纱,进了裴氏家门,然后与新郎裴该一起向长辈行礼。理论上该拜公婆,但裴该父母皆亡,所以就让姑母裴氏和从叔裴嶷坐在了上首。拜过长辈后,夫妇再对面交拜——这也是最近几十年间新兴起的礼俗,逐渐成为普遍习惯,只有交拜,始为夫妇,若不交拜,那就代表着其实是纳妾进门。

  然后是同牢、合卺。“同牢”又称“共牢”,就是新婚夫妇共食一头小猪——当然啦,不可能整个儿吃完,给盛一碗猪肉就得了——表示今后成了一家人,将在同一口锅里吃饭。至于“合卺”,则是把一瓜分剖为二瓢,使新人各执一瓢饮酒,以示从此将要同甘共苦。后来唐人孔颖达注疏《礼记·昏(婚)义》,就说:“共牢而食者,同食一牲,不异牲也……合卺,则不异爵。合卺有合体之义,共牢有同尊卑之义。体合则尊卑同,同尊卑,则相亲而不相离矣。”

  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礼俗,魏晋间又产生了很多新俗,有些可以借用——比方说蒙面、对拜——某些就自然舍弃了。这年月初兴之俗还有所谓“闹房戏妇”,也就是闹洞房和调戏新娘,来宾不但可以对新娘口出污言秽语,甚至还能上手……不过士人家庭一般不搞这一套,况且一方为裴氏,一方为荀氏,谁吃了豹子胆敢去调戏新娘?

  大概甄随会有这种愿望吧,但他终究出身低,被自然摒弃在了主要宾客之外,都轮不到他靠近新人……

  婚礼上的主要宾客,当然都是些贵族、士人了,上首为东海王司马裒,其后分别是陆晔、戴渊、陶侃等人,还有一位兖豫都督司马张敞。

  等到应酬完了宾客,一对新人并肩而入洞房。裴该偏过脸去,望向荀氏女,就见她浓妆艳抹,几乎都瞧不清实际长相了,而且低垂着头,两只手拧在一起,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。这可与当日宴间纵放,以及后室应答,有若天壤之别啊,裴该既觉得有点儿失望,多少也感觉有些好笑。

  于是故意朝侧面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