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43章 第 443 章 _穿越七零做知青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行的一场农业工业结合改革。

  她准备承包青山农民的土地种植茶叶,培养菌类,种草药。并且雇佣这些农民一起种植。

  这样就可以把当地不愿意积极进取的农民给拉入了这个计划中来了。

  关键是不用一下子拿出钱来。

  因为农民自己种粮食,也是要等成熟了才能还钱。这承包种植这些也是一样的,苏青玉也可以等这些东西成熟了,再给承包金以及工钱。

  这就可以在避开边州资金不足这个缺陷。

  这个计划也不担心下面的老百姓不配合。

  因为苏青玉通过考察发现,这边的基层干部虽然都不像干部,但是他们在村子里很有话语权。

  这些村子还停留在过去吃大锅饭的时候的思想。老干部说一句,他们就听。

  苏青玉到时候对这些老干部实行奖励政策,相信这些老干部会配合的。

  这一计划是针对那些已经思想成熟的农民同志的。

  第二计划,她就主要针对村子里的年轻人了。

  特别是三十岁以下的,思想还可以往前面带的这种年轻人。这也是苏青玉这次计划的主要目标。

  她认为,边州的未来,还是要靠这些年轻人。那些老一辈,他们的思想以及顽固了,无法更改了。年轻人呢还有可塑性。

  苏青玉准备在每个镇上盖厂子。

  这些工厂就是针对没个村子种植的这些东西进行加工的。

  厂子招收当地年轻人。

  “也不需要每个人都招,毕竟一开始我们也没那么大的实力。但是只要保证一个村子有几个年轻人进厂就可以了。生活是对比出来的,看到别的年轻人成为工厂的工人,这些人的思想自然也会发生改变。不会和现在这样没有进取心。”

  “这些年轻人一旦下山,我就不让他们回去了。到时候厂里在镇上修单位房,把他们都留下来。镇需要发展,需要经济,就需要人。在镇上有了工作有了房,厂子里来自各个村子的年轻人也多,到时候成个家也容易。在山下成了家,谁还会回去?”

  至于山上的那些土地未来没人种植,这完全不用担心,不还有那些没有下山的年轻人吗,到时候山里能赚钱了,除了交通不便,其他的也都有。”

  苏青玉并不需要他们都下山,她需要的是,这些人不管是在山里,还是山下,思想都开始变化起来就行。

  等有钱了,盘山道一修,村里的那些种植基地肯定还是要通车的。生活方面也会变得便利起来。

  那些高山旅游景点,不也是常年有人在山里吗?

  吕书记越听,眼眸越发有了精神,连疲惫的身体这会儿都感觉好多了。都多了干劲儿。

  苏青玉笑着说了最后一个计划,“这个就需要用点钱了。修学校。我去看过了,各个镇上的学校很小。各村的学校也很小。我的计划是,在镇上修一个统一的学校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