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02章 逢凶化吉_走出十里坊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德义的话让毅虹和思锁目瞪口呆,老板对海通为何如此熟悉?

  十年多前,德义和彩香被选拔到大队文艺宣传队。他们晚上排练节目,白天巡回演出。日久生情,德义和彩香恋爱了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,当时农村的晚婚年龄为男女双方合计五十岁。时年德义二十九岁,彩香二十一岁,正是结婚的年龄。

  德义父母满心欢喜,托人到梅家提亲。

  梅彩香的父亲是大队主任,在梅菜庄大队是个有权有势说一不二的人。说什么也不会把女儿嫁给家境贫寒且大女儿八岁的男人。他说:“任德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,想娶我女儿,下辈子都不可能。”媒人也被他损得不轻,说:“你还真行,敢来我家提亲,也不尿泡尿照照自己的脸。”媒人被说得面红耳赤,气得凳子没沾边,转身就走了。

  彩香父亲岂能容忍德义和彩香天天黏在一起?不久德义就被赶出了大队文艺宣传队,他与彩香的恋爱被迫转入地下。

  彩香心意已决,非德义不嫁。她以大队的名义写了一份同意她与德义结婚的证明,并从父亲包里偷出公章。她藏着盖着大红公章的证明,拉着德义偷偷地去公社领取了结婚证。

  这可了得,彩香父亲火冒三丈。虽说生米已煮成熟饭,但尚未举行婚礼,凭借主任的权力,也不能让德义的阴谋得逞。遂以勾引毒害女青年的罪名,对德义进行隔离审查。

  大队审查用什么手段彩香是知道的,她不忍心德义遭受折磨,潜入关押地点,悄悄地把他放走了。

  德义逃走后,经过一段时间的流浪,遇上了好心的“牛经纪”师傅,从此他走南闯北进入了耕牛交易的圈子。

  入行后,德义谦虚好学,不耻求教,勤于思考,加之师傅倾囊相授,他很快学成了真本领。他能一眼看出牛的年龄、品种、肉质和重量,目测其重量,误差不超过一公斤。在相牛过程中,他坚持诚信为本,从不为多赚佣金而弄虚作假,从不把病牛劣牛介绍给顾客。因为诚实守信,深得买卖双方信任,因此成了闻名遐迩最牛的“牛经纪”。

  苏浙沪一带平原广阔,土地肥沃,农耕繁忙。当时拖拉机等大型机械甚为罕见,耕牛成了举足轻重的生产资料。耕牛的交易与田产、房产一样重要,在买卖中双方均雇请中介代理,整个交易过程,讨价还价,由牛经纪全权代理。德义的生意主要就在这一带,他还把闽粤牛行的牛犊和年轻成牛介绍给该地。每成交一头牛,他可获得五块钱的佣金。

  那年,他在海通一带活动,本来生意不错,因当地打击投机倒把,不少佣金被赖账。恰逢江南耕牛市场行情走旺,他就买了去申海的船票。

  途经三牌楼小吃店时正值晌午,他就想进店用餐后再去海通港码头。

  小店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