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33章 携媳妇回乡下过年_崛起,从1900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让陈天华欣慰的是,他在绍兴府双栖镇这里的石灰窑场和水产养殖场,经营的一切日常。

  石灰窑场具体由吴老三在负责,但刘文杰和胡瑶香也逐渐加大了监管力度,这种方式虽说矛盾会多些,但有利于监督,减少贪腐现象。

  产品本身就供不应求,由于上海市场的全面拓展,有盛宣怀,李经方的牵线搭桥,申报上的免费广告宣传,现在,无论是干燥剂还是建筑材料,都是订单排队。

  窑场收入增加了,计划第二年再扩大规模,再新建一个窑场。

  水产养殖方面,除了瓜子湖养殖还没开始赢利,其余池塘养殖,黄砚加青鱼的配套加殖周期短,深受广大村民们的欢迎。

  西埠头村民的收入提高不少,附近乡村同样受益。

  腊月二十五那天,陈天华从杭州带上不少年货,开上一条豪华型小火轮回西埠头来了。

  全村人都轰动了,他像个英雄似的受到欢迎,更像是个将军。

  他这次是携未婚妻李淑贞回西埠头村过年,随行的还有三个全副武装的卫兵。

  其中当然是少不了左刚,他现在是陈天华的专职跟班。

  本来嘛,今年李存智和白素灵夫妇俩都跟陈天华说,想请亲家母到杭州来过年。

  但薛婉珍她不同意。

  一个乡下小脚妇人,主动上门去大城市的豪门巨室,不是儿子自己的家,而是亲家的官邸,明显是攀龙附凤。

  这颜面往哪里放,儿子又不是不成器,成何体统!

  这要是做了,被西埠头村的左邻右舍们戳穿脊梁,说她没志气,儿子变成了别人家的,成了倒插门女婿。

  人言可畏,陈天华自然是尊重母亲的想法。

  最后,还是陈天华说服了李存智夫妇,让他携李淑贞回乡下过年。

  李淑贞是新派女子,她倒是很乐意。

  开始是岳母白素灵不同意,她也是为了一张世俗的颜面在纠结。

  哪有未过门的媳妇儿,主动跑到乡下婆家去过年的道理。

  这事传扬出去,同样要被别人笑掉大牙,降低了身份不说,还要被别人戳穿脊梁,说李家三小姐犯贱,恐怕嫁不出去。

  李存智开始也有此意,但瞧见陈天华有些不开心,他最终拍板成交。

  这一切,当然是看重陈天华在耀金矿业方面,所取得的丰硕成果。

  他现在很看重这个三女婿,认为自己今后的仕途霸业,离不开这位聪慧能干的女婿,自然得打破常规行事。

  这叫事在人为!

  不过,他要求到乡下去排场要隆重,开上他按擦使的官船,一条新购置的进口豪华小火轮,还配置二名卫士。

  这一切都是以增加女儿的身份。

  陈天华当然读得懂岳丈心思,这些不是什么原则问题,对他无害而有利,何乐而不为呢。

  “哇…这气派,就像是皇家公主下乡巡视来了,从没见过这种场面。”

  “这条小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