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33章 勋贵之死_挽明从萨尔浒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始作俑者,京营李都督、五城兵马司向指挥使,也被当场打死。

  半个时辰后,十二名勋贵大臣被乔一琦等人打死。

  内阁首辅叶向高,司礼监秉笔太假王承恩等大佬纷纷站出来表示:

  惠安伯等人挑拨君臣,祸国殃民,今日暴死朝堂,实属罪有应得!

  平辽侯攥紧皇帝衣袖,请求圣上宽恕并封赏参与此事的开原官员。

  天启皇帝和李明睿等忠臣精心筹划的靖难行动,短短一天就被开原军镇压下去。

  谷/span最后,李明睿被迫自杀,勋贵死难过半,京官纷纷投向平辽侯。

  这样的结果,让少年天子感到彻底的绝望。

  “皇上乾刚独断,英明神武,当能明辨忠邪,拨乱反正,这些乱臣贼子扰乱京师,残害百官,罪有应得,陛下当封赏有功之臣,不可使臣工寒心。”

  刘招孙目光炯炯望向朱由检,平静祥和的语气中透露着渗人的杀气。

  朱由检此时已是神情涣散,接二连三的失败,让他无心也无力再和眼前这个权臣周旋。

  最后,天启无力的点点头,默默接受成为傀儡的命运。

  平辽侯对远处混战不休的人群拍了拍手。

  满身是血的乔一琦立即上前,从怀中掏出两份早已准备好的奏章。

  刘招孙很快发现奏章左下角还残留着杀人的血迹。

  “皇上,这是随臣出征倭国,力战红毛夷的将士名单,请皇上过目。”

  宫女双手恭恭敬敬接过名单。

  不等皇帝发话,平辽侯又递来一份名单。

  “启奏皇上,这是平定李明睿乱臣贼子,诛杀奸邪的文官名单,请皇上过目·····”

  宫女将名单递给皇上,朱由检看都不看,面无表情道:

  “按功封赏,退朝。”

  四月八日的血腥早朝终于结束。

  然而开原军的报复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。

  四月初十日,领导谋划“靖难除贼”的内阁次辅朱国贞被以谋逆罪斩首,家产抄没,家眷流放开原。

  经沈炼章东等人盘查审讯,京官之中,牵连此事者超过百人,五品以上官员有三十七人。

  四月十二日,刘招孙上疏,只惩处首恶,“对胁从官吏,皆从轻发落。”

  四月十三日,天启皇帝下诏,加封刘招孙为护国公,升上国柱,诏书不名、赞拜不名、入朝不趋、剑履上殿。

  天启二年的京城变乱,至此终于告一段落。

  原本提心吊胆,担心遭受兵祸的百姓,纷纷对开原军感恩戴德,将平辽侯比作力挽狂澜的大救星。

  和世界各国首都市民一样,大明京师百姓也非常关心政治。

  虽然他们对权力顶层的权力斗争知之甚少。

  百姓了解的,通常是那些据说来自紫禁城某公公某御史的小道消息,比如:

  天启皇帝当众被平辽侯打耳光了;开原军要报复屠城了;平辽侯要求百姓都信教啦;以后不能吃牛肉啦!

  类似这样的小道消息满天飞,对普通百姓来说,确实真假难辨。

 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。

  那就是,每当类似谣言传播开来后,京师的米价煤价菜价,就像长了翅膀似得疯涨。

  这也让很多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。

  拜朱棣迁都所赐,任何风吹草动,都会影响到这座严重依赖运河的都城,影响到京师物价,最终影响到老百姓的生计。

  所以,从这个角度上说,京城百姓才是这个世界真正关心政治的人。

  说到这里,必须要插播一下三、四月京师官府邸报(类似后世的报纸)

  以下是天启二年三月初八日之后的京师邸报标题摘录,现将其翻译为白话文,供读者参考(如有雷同,纯属史实)。

  一、来自扶桑荒蛮之地的禽兽在釜山港登陆。(三月初八日)

  二、不可明说的乱臣贼子向威海卫逼近。(三月十八日)

  三、十恶不赦的开原叛贼进入天津。(三月二十三日)

  四、刘招孙占领通州。(三月三十日)

  五、平辽侯接近左安门(四月初三日)

  六、大明太傅、兵部尚书,建极殿大学士、平辽侯、辽东总兵官、驻朝总督、汉东承宣布政使、亚洲教区大主教尼古拉斯·战神于今日率大军顺利返京,百万仕民箪食壶浆喜迎王师!(四月初八日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