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41_戏装山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华灯初上,前门车前的广场上到处是纷乱的脚,身着长袍的人们提着皮箱,眼神木然的等待火车进的汽笛声。

  起这座火车的历史,恐怕比莫青荷的年纪还要大出十岁,十多年前这里曾是老北京最繁华的商贾中心,一座座茶馆,药铺,烟铺,戏园,洋行和饭馆鳞次栉比,家家挂着黧黑而油腻的大匾,门口的老槐树,胡同儿,红灯笼,姐太太们乘坐黄包车来来去去,大烟鬼坐在路边乞讨,车铃和撇着京腔的吆喝声响成一片。

  相比四周纯中国式的拥挤,广场中间这座由英国设计师建造的欧式车则显得蠢笨而突兀。莫青荷记得与师兄弟们还没出师时,一大帮子剃了青青的秃瓢,被师父赶到大户人家唱堂会,经过前门大街,总要驻足一会儿来嘲笑这座怪里怪气的房子。那时杭云央还在班子里,怯生生的扯着青荷的衣角,闻着全聚德飘出的烤鸭香气,馋的满嘴流涎。

  后来华北局势动荡,这里就日渐萧条了,曾经的茶馆改成露天大茶棚,招待一些讨生活的穷苦人,除了几座雷打不动的老字号,大部分商铺都早早关门大吉,反倒是洋车生生不息。

  莫青荷隔窗向外张望,心想这前门车倒像极了今日的中国,穷苦百姓大字不识,一天到晚吃不饱饭,上流社会却纸醉金迷,整日鼓吹“洋”的,“自来”的,“新派”的。

  也许过不了多久,就连京城老少爷们痴迷的京戏,都要被挤没了地方。

  汽车在马路边停下,一主一仆下了车,汽车夫拎着两只棕色皮箱跟在莫青荷身后,一边快步行走,一边朝四处张望,企图在纷乱的人群里寻找沈培楠的身影。

  有戏迷认出了他,隔得老远就高声叫喊莫老板,还有人挤到跟前,掏出他的相片讨要签名。

  莫青荷接过来一看,相片是人工上的色,嘴唇鲜红,皮肤发青,背景是黑白的,人却穿着宝蓝缎子马褂,像死了多年。莫青荷抽出自来水笔,随手涂了个“荷”字,却又听见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人声,仿佛是屁精兔儿爷之类的议论。

  汽车夫充当保镖一类的角色,挥着手往后赶人,莫青荷一抬头,却看见车前簇拥的人群中有几个穿橄榄绿军装的身影,心里一急,把相片扔给那路人,拽着汽车夫就往前赶。

  离得近了,果然是沈培楠,身旁着那个第一次在戏班子见面就被莫青荷唬了一大跳的副官顾,正拎着皮箱左顾右盼。

  老远看见莫青荷,毛毛躁躁的先喊起来“来了,来了”

  莫青荷受到鼓舞,咧开嘴一路跑着拨开人群,雀儿似的奔进了沈培楠怀里,喜滋滋的一个劲儿盯着他瞧。沈培楠明明等的心急,好容易等他出现,却马上阴沉了脸色,粗声道“你还知道来,我当我前脚刚走,后脚你就等不及跑哪儿偷男人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