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九十三章 这是一道坎儿_大宋的天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

  赵普二次拜相,帮助赵光义整顿了朝堂,赚足了人气,夯实了皇位,坐稳了江山,可谓功莫大焉,整个大宋朝无人可与之相比。而且,赵普不贪图权位,急流勇退,太宗心生感慨,特赐诗以示恩宠。

  这边,赵普前脚刚离开京城,弹劾他的奏章就上来了,这简直是在给太宗上眼药,明显的找呲。

  太平兴国八年(983)十一月,黄河冬季水量变小,老百姓终于将澶州处的决口给堵住了,水患被成功治理。群臣纷纷上折子,拍太宗皇帝的马屁,盛赞皇上圣明。

  左拾遗胡旦也给太宗上了一篇《河平颂》,其中写道:“逆逊远投,奸普屏外”,大批特批卢多逊和赵普,说卢多逊是逆贼,赵普是奸臣。

  明天和意外,真不知道哪个先到。

  胡旦的本意是想赞美太宗有一双火眼金睛,令任何妖魔鬼怪都难以藏身。殊不知,你说赵普是奸臣,那也就是说赵普献出的“金匮之盟”有问题;赵普扳倒了魏王赵廷美和宰相卢多逊,也是有问题的;你赵光义任用赵普这样的奸臣为相,说明你有眼无珠、脑筋也有问题。胡旦本想拍皇上的马屁,没想到却是在哐哐地打太宗的脸。

  有了弭德超诬陷曹彬的前车之鉴,太宗更不会对任何一位社稷老臣轻易地妄加褒贬,尤其是赵普。如果换做以前,太宗还是晋王时,他与赵普绝对是死对头,不过现在,赵光义虽然罢免了赵普,可是他对赵普已经没有半点的怨恨,反而多了几分的怜惜。

  赵廷美的事情,有赵元佐闹腾已经够让太宗够烦心的了。太宗现在最忌讳别人拿赵廷美的事情说三道四,谁敢起哄架秧子,指定没什么好果子吃,胡旦不知天高地厚,恰好撞到了枪口上。

  “朕的朝堂不是养疯狗的地方,这个胡旦,如此地‘妄议中央’,实在是有失读书人的体统,辜负了朕擢拔他当状元的良苦用心,我看此人就是个糊涂蛋!”太宗气得把个龙书案拍得啪啪直响。

  太宗立即召见宰相宋琪和李昉,道:“胡旦进献的颂文,词意悖戾,乃敢恣胸臆狂躁如此,如此之人,应当早点将其放逐朝堂!”皇上都表态了,两位宰相当然没意见了。

  胡旦为人诙谐,相当的自负,他正坐着春秋大梦,幻想着皇上看过他的《颂》,能重用和提拔他,没想到等到的却是一纸调令。太宗下旨,以“诽谤大臣、妄图蛊惑皇上”的罪名,将胡旦贬为殿中丞、商州(今陕西商洛市)团练副使,而且,扣除他半年的薪水。

  赵普算是又躲过一劫。

  ◆最自信的状元

  说起胡旦考上状元,还有一段比较牛叉的逸事。

  胡旦,字周父,滨州渤海(今山东惠民)人,“少有隽才,博学能文辞”。胡旦的父亲是山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