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六十八章 威加海内_大宋的天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不作死就不会死,或者说死的没那么快。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,一直都是默默地壮大自己的力量,在金陵,仅仅称吴国公而已。他采纳学士朱升的建议: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。”在这一方针下,朱元璋一步步完成统一中国的帝业。

  虽然已经是两浙地区的头号人物,董昌并不满足于现状,他向朝廷请求进封越王,昭宗皇帝未答应。

  董昌的火腾地一下子就起来了,道:“朝廷有负于我,我进奉的财物数不清,连个越王都不舍得给我?你不仁,休怪我无义,我自己去取。”

  董昌,临安人,跟钱镠是老乡,本地团练起家。属于做事不长脑子的莽夫,处理百姓案子时,不能决断,就以掷骰子决胜负,谁胜谁有理。

  加封陇西郡王后,董昌就开始与妖人应智、王温、巫师韩媪沆瀣一气,假托神灵欺骗众人,为自己立生祠。用香木雕刻自己的像,用金玉丝绸做内脏,穿着冕服坐着,又雕刻妻妾塑像在旁边侍候,派专人守候,让一些倡优在祠前整天吹拉弹唱,演戏给众人看。

  有人为了讨赏,便向他献假民谣,道:“欲知天子名,日从日上生”。董昌听后大喜,赐丝绸百段,还免了他的税赋。

  门客倪德儒道:“咸通末年,《越中秘记》上说:‘有罗平鸟,主管越地的祸福。’中和年间,此鸟曾在吴、越出现,四只眼睛三条腿,它的叫声就像‘罗平天册’,民间常画罗平鸟祭祀祈福,我看大王的署名文字与鸟图很像。”倪德儒是说董昌的签名画得像一只罗平鸟,他拿出鸟图给董昌看,确实是形如“昌”字的一只怪鸟,还长着三条腿。

  应智、王温趁机进言,说董昌名应神鸟,该登大宝,董昌乐得喜不自禁。

  《史记•越王勾践世家》载:勾践的长相被称为“长颈鸟喙”,传说,越王勾践复国曾经得到鸟神的帮助。此后,越地百姓便开始崇鸟、尊鸟、信鸟,所种之田被称为“鸟田”;所写之字被称为“鸟书”;所刻文字为“鸟篆文”,鸟崇拜渐成习俗。

  乾宁二年(895)二月,董昌在吴繇、秦昌裕、应智、韩媪等人的鼓动下,公然在越州(今绍兴)自立为帝,建立大越罗平国。

  董昌自称“圣人”,铸“顺天治国之印”,改元顺天。设置官吏,士兵分为两军,中军穿黄衣服,外军穿白衣服,衣上大书“归义”二字。任命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。

  副使黄竭劝告董昌不能这样,董昌骂道:“这鸟人贼子对不起我,放着三公不做,自己便要找死!”下令把黄竭拉出去砍了,还命人把他的头扔到茅坑里。

  钱镠听闻董昌称帝,吓了一跳,立即写信劝谏道:“与其关起门来当皇帝,与九族、百姓同受涂炭,不如当一个节度使,能得终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