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零五章 以夷制夷_大宋的天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天连大漠宽,铁骑长驱疾。

  西北党项的李继迁最擅长的就是游击战,充分利用自己的骑兵集团,快速机动,长途奔袭,来如疾风,去如闪电。利用骑射和马快刀利,每到一处,迅速开战,迅速撤离,打了就走,抢了就走。即使兵不过万,对宋军的威胁却很大,神龙见首不见尾,让宋军防不胜防。西北大漠,到处流传着这只饿狼的传说。

  当宋军跟辽国熬兵河北、山西之时,李继迁一直都在为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,跟宋军斗智斗勇。宋军一头要为事关生死的河北战场,调兵遣将,运送吃喝装备,一头还要忙着在西北灭火。李继迁起到了很好的牵制作用,是辽国最称职的义务兵。

  为了抱住契丹这条大粗腿,李继迁也是下了血本,有啥好东西都往萧太后和辽圣宗这里送,一年不下五六次。然而,在契丹的眼中,李继迁的角色就是个小丑,总感觉他的忠心不够。为了生存,李继迁在宋辽之间左右摇摆。实现利益最大化,就看哪一方给得更多些。

  雍熙四年(辽统和五年,987)二月,李继迁想要攻打夏州。

  夏州知州安守忠,三代将门之后。

  安守忠,字信臣,并州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,沙陀族,爷爷是后唐振武节度使安金全、父亲是后周平卢节度使安审琦。安守忠从小熟读兵书战策,不仅懂排兵布阵,上马杀敌也是一员虎将。

  安守忠对夏州的防御,做得可谓滴水不漏。单打独斗,李继迁自知不是安守忠的对手,这位来去如风的党项枭雄,只能带着兵马在外围徘徊,骚扰过往军民。

  时间长了,安守忠就看不过去了,他东拼西凑,组织起三万兵马,想要一举歼灭这位顽寇宿敌。

  伏击战,是游击教父李继迁最擅长的打法之一。李继迁在王庭镇的要道上,设下伏兵,专等安守忠进入圈套。

  尹继伦一千巡逻兵能干翻耶律休哥三万装备精良的铁林军,李继迁的数千精骑兵打败安守忠的临时拼凑起的三万步兵,也不是什么稀奇事。

  李继迁这边伏兵四起,噼里啪啦一顿乱箭,安守忠的三万兵马就乱得跟鹅毛似的,扔下刀枪,撒腿就跑。安守忠叫也叫不住,拦又拦不得,只能跟着向回撤。

  宋军被打得丢盔弃甲,人马折损过千,刀枪旗子、辎重丢得满地都是,李继迁带领人马一直追到夏州城下,安守忠算是捡了条命。

  李继迁觉得这支宋军就是群纸老虎,太不禁打,果断下令兵围夏州。

  夏州被困将近两个月,求救的文书传至京城,太宗急命麟州(今陕西神木县)知州韩崇训率大军前往增援。

  夏州城两万多人马,大宋援军再一来,肯定会被包了饺子。李继迁怕前后受到夹击,果断率军撤向地斤泽。

  沙漠是李继迁的根据地,屯兵于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