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五十九章 再度现身的精灵_龙巢暴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因为材料结构等原因,扑翼结构是生物最常见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飞行模式。

  不谈什么攻角、弦线、综合气动力、迎流、可变翼展,只按照最简单、粗略的扑翼频率划分,简略地分出高频中频低频三种的话,体型较大的鸟类,还有翼龙等,翼展和翼的面积的相对比例都是最大的,但扑翼的频率是最低的,翅膀的活动模式相对简单,与空气、气流的交互变化是相对最低的。

  以扑翼+滑翔的飞行模式来飞行。

  而缩小一些体型,中体型的飞行生物,翼展缩小,扑翼频率下降,滑翔在飞行过程中的占比会变小。

  至于小体型,小到燕子麻雀乃至于蜻蜓之类的生物,翼展和身体的比例已经是最小的了,而频率提到相对最快的程度,滑翔的占比也到达最小,与空气、气流的交互变化开始变得复杂。

  当然,到达一定限度后,滑翔占比又反而上升——

  因为体重已经下降到可以只凭借气流就把它们吹起来的地步。

  而鳞翅猎龙,相对于其他的三只飞龙,翼展是最小的、扑翼频率也是最高的,与空气、气流的交互变化是最高的,需要多次调整。

  并且

  鳞翅猎龙的背部肌肉似乎达不到能够支撑这种高频扑动的强度。

  他让鳞翅猎龙飞了两次之后,第三次,它就飞不起来了。

  一看血量,竟然掉了两点血。

  “.......?”

  因为太重了?

  地行看了一眼标签,不由得瞪了瞪眼睛。

  飞起来那么伤,难不成得给鳞翅猎龙加个恢复性的标签吗?

  体重对于飞行能力的影响,对于扑动频率的影响,影响是最大的。

  更准确地说,对“材料”的影响是最大的。

  速度越高、扑动频率越高,需求的材料强度越大。

  像普通的固定翼飞机,如果变成同体型的扑翼机,对材料强度的需求会增大许多。

  过重的、大型生物,尽量就不考虑高频率扑翼了。

  蜻蜓的飞行模式,的确不大行——

  要考虑,只能考虑蝴蝶之类的大翅膀了。

  或者

  可变形的翅膀?

  这个世界不是有精灵吗?奇幻世界里,精灵不是经常有“德鲁伊”这种奇幻职业吗?

  之前他狩猎到的那只怪鹿,好像就有变形相关的标签?

  如果真的能够拿到变形的奇幻手段,自己也不一定非得在常规状态下就具备飞行能力,不需要把飞行能力综合到自己的身上,兼顾各种特征。

  只需要弄出一个【通用】体态,这种通用体态可以通过变形转化为适合各种环境的形态?

  不过,这只是备用方案就是了。

  综合体态还是第一选择。

  思考了片刻,他走向了据点内部,准备给自己升级所有的标签。

  与此同时,他准备给反鸦、奇翼飞龙、鳞翅猎龙演化【龙血】标签,增强对它们的控制和命令。

  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