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六章 无处不在【加更3】_民国江湖二十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41章无处不在【加更3】

  营口是个什么地方?

  辽河口岸,南铁终站之一,是奉省最早开埠通商的港口。

  如今铁路繁盛,虽然压死了镖局,却也盘活了其他行当,江湖艺人跑码走穴,畅行无阻。

  撂地卖艺,总在一个地方,得要推陈出新。否则,把式再硬,看多也就腻了。

  可新活儿哪有那么容易攒出来?最省事儿的法子,就是挪窝开张,即是走穴。

  京津两地,艺人辈出,关外道近,走穴自然成了首选,或是走水路,从津门港出发,直抵营口;或是走陆路,过山海关,顺道南下。

  其中不乏有人“火穴大转”,甚或墙里开花墙外香。

  艺人出门跑江湖,来到关外,却不叫“闯关东”,单论“出关”,最是时下盛行,堪称关里的艺人、关外的腿。

  洼坑甸本处辽河入海南岸,地势低洼,荒无人烟,赶上潮涨潮落,淤积了污泥,更是恶臭难闻。

  直到有艺人在此撂地,黄土垫道,引来远近居民卖呆儿、看热闹,这才渐渐繁盛起来。

  乘务员稍显安心,嘴上却仍然强装老油条,说:“你就算是查烟的,我也不怕。我这是药,能戒烟,而且又不是光我一个人卖。”

  “哦,放心,放心!”

  此时,车厢尽头传来一阵乒乒乓乓的声响。

  乘务员前后看看,低声说:“还剩三个,你要不要?七毛一个。”

  这话问得太愣,乘务员明显有所警觉,眼神躲闪地回道:“这是火车,哪有卖那东西的!”

  车上的乘客来来往往,走一批,来一批,循环往复。

  如果说,他从白家身上学到了什么教训,那便是吃鬼子、用鬼子、千万不能信鬼子。

  俩人四目相对,乘务员摸了一下兜,紧接着从小货车上捡起一个火勺,递给少妇。

  江连横也没多说什么,只是总觉得,他这一身能耐,似乎用错了地方。

  乘务员掂量了两下银元,装模作样地拿起火勺,嘴上小声嘀咕道:“这你得去问咱们列车长了,是他给咱们的东西。”

  “来,让一让,留神收下脚。包子、火勺、馅饼、白开水有要的没?”

  做――恐怕免不了还得跟鬼子打交道。

  见状,江连横不禁皱起眉头,问:“你嘎哈?”

  说嚣张,他们又偷偷摸摸。

  闯虎正忙着吃火勺,身子侧开,却问:“哥,抛山去啊?”

  江连横对此并不意外,只是好奇闯虎何必大老远非得跑那地方去疃柴。

  他看少妇的目光,也随之由热切变为冷淡。

  一看便知,这俩人一买一卖,都是走私货的新手,不入门。

  “你问这干啥?”乘务员赶忙推起小货车,头也不回地说,“我不知道。”

  南铁附属地一带,无论是土货还是红丸,小鬼子或以邮件“军用品”的形式,或以各处零售形式,悉皆运抵关外各处。

  江连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