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两百八十八章 苏轼在登州_我在现代留过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搞不好,将来又要多一个争抢‘苏东坡故居’的地方了。

  想了想,赵煦就问道:“苏轼如今的寄禄官是朝奉郎吧?”

  石得一点点头。

  赵煦道:“他就任才数月,不好直接提升他的寄禄官……这样,加个馆阁校勘吧!”

  说着,他就继续提笔,然后写了一道除授指挥,交给石得一:“送去中书,叫中书舍人刑恕草制除授文字!”

  “唯!”

  ……

  登州。

  苏轼拿着筷子,品尝着自己刚刚做好的一道蒸鱼。

  蒸鱼用的是秋天捕获后晒干的大海鱼。

  晒干的海鱼,用清水清洗干净,然后泡发,就可以上蒸锅。

  放上茱萸、酱油、猪肉还有苏轼在黄州时学到的一种特制的农家酱料后,味道鲜美至极,一点腥味都没有!

  不止是大人们很喜欢,就是苏轼的几个孩子也很爱。

  吃着美味的海鱼干,苏轼就有些诗兴大发。

  正准备酝酿酝酿,就提笔写下此时的感慨,门外却传来了他的下属,权知蓬莱县李格非的声音:“明府……明府……”

  “文叔?”苏轼站起身来,命人将李格非迎进来,问道:“何事?”

  李格非本来是京官,还是国子监的官员,本该前途远大,奈何他的亡妻是已故宰相王珪的女儿,他还曾亲临王珪葬礼。

  所以,就犯了一些人的忌讳被发落到了登州。

  刚好碰到了苏轼履任登州,这两人一碰面,就颇有些相遇太晚的感觉。

  李格非对苏轼的尊重和尊敬,更是不能用语言形容。

  几乎是如同弟子门生一般,侍奉苏轼。

  “明府,今天早上,又有一群从河北来的淘金客,到了蓬莱县……”李格非一进门就开始诉苦:“这天寒地冻的,也不知道他们来登州作甚?”

  “海上都快冻结了,连渔船都不能出海,他们还跑来淘金……”

  “还请明府快快上书官家,禁了登莱的金矿矿脉吧!”

  苏轼听着,微笑起来:“文叔勿忧,人来不怕,人来不怕!”

  登州的人口,如今将将两万三千户上下,不过十一万的总人口。

  主户占了八成,剩下的客户才两成,这就使得登州的各种雇役工人的工钱居高不下。

  汴京城外挖壕沟的民夫,每天才百二十钱。

  在这里,雇人修路、挖渠,一天就要百钱了。

  苏轼本来想修水利,结果一算账,发现根本吃不住,所以苏轼才会鼓励渔业——他得有钱,才能开工。

  在发展的渔业的时候,登莱金矿大发的消息传开,淘金客源源不断而来,这就给登州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。

  虽然说宋用臣清淤的时候,以高价招走了大半。

  可也有不少人选择留下来。

  这些留下来的人,只要有个温饱,就肯给官府干活。

  而且还有着源源不断的人,从四面八方,涌来登州、莱州。

  这些人都是打着提前抢占淘金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