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两百三十七章 新约(2)_我在现代留过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只会是一个开始……

  接下来,就要想办法,将辽国的黄金、白银储备,统统忽悠到大宋来。

  到最后,即使辽国发现,他们辛辛苦苦是在给大宋打工,也已经来不及了。

  那个时候赵煦也不需要再和他们虚与委蛇了。

  这就是阳谋!

  只要契丹人腐化的速度足够快,那么,他们就不可能脱离赵煦为他们编织的消费主义陷阱。

  那么,契丹人可以抗拒消费主义吗?

  赵煦回忆着,他在现代见到的那些辽代文物以及遗留的辽代寺庙。

  他知道,辽人不可能抗拒的,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!

 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!

  于是,赵煦便命右相韩绛和辽使商谈和约细节。

  同时传召了馆伴使曾布上殿,待韩绛和辽使商议结束后,当殿草制盟约细则。

  这一切都发生的很快。

  不过半个时辰,新的盟约,便已经订立。

  大部分条款,都引用了旧约。

  依旧是大宋、大辽结为兄弟之邦,每年四时、节庆遣使互贺,双方君主按年齿和备份论交。

  只是修改了岁币部分。

  因为大宋主动展示了自己的诚意,所以辽国人也很大方的不再纠结于名词。

  接受了大宋方面的对于给付大辽的交子的称呼——赠。

  不是献,也不是纳,完全是出于兄弟友谊,两国关系的赠礼。

  新的盟约规定:大宋将每年赠大辽的白银二十万两、绢布三十万匹,作为准备金,以此为本,每年发行一批面值三百万贯的交子,以备大辽采购大宋财货之用。

  同时,大宋将在交子印刷完毕后,从中抽税二十三万七千七百贯。

  此外,这些交子也不是直接给付辽国。

  而是由宋辽双方皇帝各自遣使,共同监督。

  每次动用,都需要辽国皇帝行文到相关榷市,说明要购买的东西、数量,然后再由辽国方面在大宋方面陪同下在市场购物。

  购物之后,大宋向商贾给付交子。

  而商贾持交子,到汴京再兑换成铜钱。

  对于这些规定萧不达也自然是没有任何异议。

  他和他代表的耶律洪基是最支持大宋方面的这些提议的!甚至可能是认为,必须有这一条的!

  为什么?

  因为这些规定,虽然看上去很麻烦,也很啰嗦,但它明确了只有大辽皇帝才能动用这些钱!

  于是,在耶律洪基的理解中,这甚至比直接送三百万贯铜钱给他,更让他开心!

  为什么?

  因为这些钱虽然是在大宋,可需要有他的命令和批准才能使用。

  换而言之,这就完全是他耶律洪基的个人财产。

  宰执也好,北面贵族们也罢,甚至就是历代先帝的宫帐军,都不能越过他来使用这些钱。

  这不就是大宋帮着大辽稳定皇权,加强皇权吗?

  特别是考虑到耶律洪基和耶律延禧的年纪,有了这一条后,即使耶律洪基哪天嘎了,耶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