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7章_宫女谈往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玉堂春富贵

  玉堂春富贵

  忽然一阵心血来潮,想起了过去的一首歪诗:

  天下文章属三江,三江文章属敝乡。

  敝乡文章属舍弟,舍弟向我学文章。

  三江,指的是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。这些地方全是鱼米之乡,也是文风极盛的所在。像这种钻牛犄角尖式的宝塔诗,也正好用来赞美夏天的颐和园。这首歪诗,用自由诗体活剥下来就是:

  北京最好的景色是颐和园,逛颐和园最好的季节是夏天;夏天颐和园里最好的地方属乐寿堂,乐寿堂极出名的是天棚――

  啊!那真是举世无双

  诗的节奏虽然用的是俗气的锣锤子韵,但也顾不了那些了

  夏天的颐和园,尤其是初夏,用老宫女一句口头语来说:“不用提多美了!”湖水已经变成深绿色了,湖面上的浮萍像大钱一样,东一片西一片地漂浮着,新生出来的荷叶在朝阳下舒展开了手掌,过冬的鱼经过春天的恢复,已非常活跃,正是欢快嬉逐的季节。颐和园的鱼是不许捕捞的,那是老太后的放生池。西天王母娘娘不是有放生池吗?当然老太后也应该有。放生池内自然是不许捕捞的,谁要是擅自捕捉,那就砍头不赦。因此老鱼也逐年多起来,围绕新生的荷叶,浮在水皮下沐浴着和煦的阳光,真是“老鱼吹浪动新荷”。这种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,充满了整个颐和园。

  老宫女历来是文静的,不论她多忙多累。早饭吃完了,把泡好的豆子捞出来,又要开始作长时间的摇磨了。她慢慢地摇,边摇边说,我细细地听。我敢说,我说话的艺术很多是从她那里学来的。她说话永远要先有个引子,就像吃酒筵一样,先吃冷荤,引你开了胃口,然后再上大菜。老宫女渐渐仰起了头。眯起了昏暗的眼睛,仿佛什么也不看,长时间不说话,这是她的习惯。她终归叹了口气说:“说话真难啊!”她已经开了头,我就不需要言语了,他会絮絮地把一片话说给你听的。

  “说话要有一个好的环境,容你把话说周全了,听话的人也要有点修养,细细地品尝。我最怕对驴弹琴。你这里话还没说完,他那里就发急躁了,扬鬃大叫,起蹶子来了。所以我不说话,我不爱理这样的人。”这话不知听她说过多少次了,可能是她的心病。她最讨厌那种只图新鲜热闹不懂味道的人。

  “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。没在乐寿堂住过,没伺候过老太后,就不知道乐寿堂怎样回事,容我细细跟您说。

  “我不说什么零碎,先从环境和天气说起。谁都知道,一过清明节,北京的天气就逐渐暖和起来了。随着天气的变暖,各式各样的昆虫也都旺盛起来。到五月节,天也显得长了,黄昏是最好游玩的时间,可洋槐树花开,白蛉子来,白蛉子是比小米粒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