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860章 首在治淮_大明世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860章首在治淮

  脚踏步靴,身披蓑衣,于成龙抬头望了一眼阴沉的天气,心中泛起了涟漪。

  早在绍武初年,省试在山西试行,多年不就的他很快就中试应榜,成了知县。

  进士们为官,三年一任的官期,两年左右就能升迁,而他足足待了三年,最后评了一个优异。

  再之后,拔为省城的附郭县官,再后是府推官,通判,在前年才终于升入京城,在工部做事,担任员外郎。

  虽然他的官身在工部,但除了一开始点了几次卯后,随后大部分时间的差遣都在淮南地区。

  去年底,因为在淮南兴建圩田众多,备受工部上下瞩目,所以拔升为郎中,正五品。

  从正七品,跑到如今的正五品,他用了七年时间。

  “郎官,今个儿还出去吗?”

  等他下了城楼,两个差役则牵着骡子,穿着蓑衣,挎着腰刀,虽然看起来微风,但裤脚衣袖都被污泥粘上,显得很是落魄。

  没办法,工部都水司的差役,都是苦活。

  “邳州没事,咱们回高邮去看看。”

  于成龙摇了摇头,略显干瘪的脸上露出一丝沉思,他果断地骑上骡子,在差役的牵引下,缓缓向南而去。

  本来坐船是最安全的,但在这个时节,黄河泛滥,运河拥挤,还不如赶路来得快。

  对此,于成龙对于辛劳毫无怨言。

  而两个差役嘴角泛苦,想要言语几句,但如今只能作罢。

  大雨天的赶路,满腿的黄泥,这差事,哪里像是官差能做的?

  奔波了半天,三人来到了一处路边的茶铺。

  三五张木桌,稻草搭建的木棚,以及一间简易的马厩,幌子随风飘动,即使上面已经粘满了黄泥,商家也是毫不在意。

  骡子被安置在马厩中,几捆干草伺候着,也不嫌弃。

  两个差役则问道:“郎官,今个吃什么?”

  “老样子。”于成龙摇摇头,随口道。

  较大的差役叹了口气,随口吩咐道:“给这位官人一碟素菜,一碟炒蛋,再上一壶茶。”

  “我们二人则同样如此。”

  虽然三人同行,但官吏的差别很大,吃饭的桌子必然是要分开的。

  “对了,给骡子加点精料吧!”于成龙想起来什么,从怀中掏出一块银圆来,塞到了二人怀中:

  “今日你们二人伴我辛苦了,就再多一坛酒水!”

  “邳州的米酒很不错。”

  俩人心怀感动,看了一眼于成龙,不由得越发敬佩起来。

  像他们这般的吃住,只有驿站才是免费的,其余的时候都需要自费。

  见天的频繁赶路,即使是于成龙都感觉到拮据,更何况他们这些差役了。

  于成龙用筷子小心地吃着鸡蛋,手中握着馒头,心中颇有一些感怀。

  谁能知道,在几百年前,黄河还没有改道的时候,淮北地区比得是稻米?如今竟然变了谷物小麦了。

  年轻的小二招揽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