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664章 朝廷派系_大明世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664章朝廷派系

  四十万边军,大明抵御蒙古,平定内乱的柱石,如今只剩下六七万人。

  而且,这六七万人中,一半兵马还是军余顶替后的数字,真正可战之兵,不过数万罢了。

  某种意义来说,这几万人是崇祯给他留下的最后遗产了。

  “陛下有意重整边军乎?”

  在甘肃镇,朱静看着远处的黄沙,斑驳的城墙,吐露出了这句话。

  兵部尚书吕大器则摇摇头,道:“甘肃省、宁夏、绥远三省,有高一功、刘廷杰,尤世威等坐镇,边关安然无恙,再者说漠南诸部已然归顺,重建边军已经不合时宜。”

  朱静默然。

  诸部蒙古散乱,不成气候,这时候边军的确派不上用场,但焉知蒙古人不能再兴起?

  “甘肃整军两万,陕西一万五,宁夏一万,大同约八千人,山西一万人……”

  朱静轻声汇报着。

  这些收拢淘汰的兵马,最后还是要分散到甘肃、宁夏、绥远、陕西四省,增强边关实力。

  “绥远还是刘廷杰在坐镇吧?”

  “是的!”

  宣大总督再设后,孙长舟上任,刘廷杰就不适合坐镇大同,很识趣地移镇绥远。

  皇帝也顺水推舟,命刘廷杰为绥远总兵。

  而绥远范围广阔,后套和前套在手,宁夏反而成了内陆了。

  于是,尤世威的陕甘统制再次升级,命之为陕甘宁三镇统制,坐镇宁夏。

  三省之中,陕西缺一不可,其可是提供军粮的所在。

  其实吧,运行良久后,统制倒是越发弊端显露,相较于总督,其只有统兵权,无法组织后勤粮草。

  说白了,统制跨越多省,对地方政府没有管辖权,仗打得再好,没粮食也是白搭。

  所以,皇帝就想着,统制负责指挥,总督负责协调粮草物资,对于边关来说最为合适。

  “此次去了一趟边关,你也算是有些功劳。”

  皇帝看着朱静,露出一丝笑意:“怎么,有想去的地方吗?”

  “全凭陛下做主。”

  朱静心中欢喜,拱手拜下。

  “好!”

  皇帝点点头,成熟稳重的朱静,算是令人喜欢。

  “你之前担任中城指挥使为六品,如今累了一年,就升任正五品吧!”

  “去京营历练一番。”

  朱静忙不迭谢恩。

  心中赶忙计较起来。

  军衔改制后,军中的品阶也同时更改。

  军制由低至高,伍、什、队、营、协,翼,其中副队为从九品,正队为正九品。

  如若进京营,那么正五品的官,掌管一协三千人,为游击将军,军衔为右尉。

  二十岁担任游击,也亏得是他,一般人可谋求不来。

  心怀喜悦,朱静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山庄,回到家中。

  至于吕大器,他带领着大部分,刚过宣镇,还得好几天才能抵达北京城。

  不过他的心情也是急切的。

  皇帝在去年就已经跟他许诺,巡查边关之后,就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