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188章 私塾_大明世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188章私塾

  绍武三十一年的冬天比以往来的更快,让人猝不及防。

  从承德返京不久,皇十七子曹王朱存栉与皇十九子虢王二人,就被皇帝召见。

  二人裹着裘衣,顶着风雪,心中带着疑惑,但却又有些了解,颤巍巍而来。

  “父皇!”

  二人拱手而立。

  朱谊汐点点头,叹道:“如今倒是适合你们之藩了。”

  言罢,二人头心头一凛。

  “老规矩,抓阄!”

  说着两个纸团就印入眼帘:“一个在拉达克,也就是西藏的西北部,喜马拉雅山另一侧,与印度相邻。”

  “另一国在旧港的杞国附近,也是个好去处!”

  二人心头无奈。

  一个在西南地区,尽是苦寒贫瘠之地;一个在南洋,满眼就是雨水和树木。

  说不上好与坏,半斤八两。

  一通抓阄,曹王在拉达克,虢王在南洋苏门答腊岛。

  兄弟二人满脸严肃,心头一震。

  “甚好,明年就去之藩吧!”

  皇帝挥了挥衣袖,二王只能心不甘情不愿而去,

  这是惯例了。

  见其走了,朱谊汐从屏风上又划去了两个人名。

  四十多个儿子,真是让人头疼。

  曹王、虢王并肩而行,脚步迟缓。

  “十七哥,咱们什么时候离京?”

  “起码得三年后了!”曹王抖擞了下:“国相经营三年,咱们正好趁这三年招募文臣武将,以备将来!”

  “这是惯例了!”

  三年的准备期,让年轻的虢王松了口气。

  二王马车驶离了皇宫,出了京城,抵达了东河县。

  京城,尤其是内城地形狭隘,王公贵族极多,以至于找不到符合王府规制的地方。

  即使王府缩水到了三十亩,也施展不开。

  故而早在数年前,朝廷就有计划的将王府建在了通州与京城之间的东河县,形成了特色的王府大街。

  偌大的王府街,一次性建造了十五座王府,从而让年满十二岁的皇子们搬出皇宫,一起聚居。

  待到他们离开北京之藩时,府邸又会成为弟弟们的藩邸了,不会轻易被浪费。

  宽阔的街道,首尾都有巡警总厅的人在巡逻,看顾。

  “殿下!”

  两个穿着紧身皂服,腰间别着木棍的巡警,见到是亲王马车,立马让开了鹿角。

  言罢,一旁的人还拿起薄册,记录起车马进入的时间。

  这是为了看顾亲王们的行径,免得其十二岁出宫就被放纵,成了纨绔子弟,到时候可就不好就藩了。

  “偌大的京城,也不过寥寥两三万巡警,咱们这就有三五十人。”

  掀开车帘,虢王叹了口气:“十七哥,这日子可真是过得难受。”

  “没把人放在房门口就不错了!”曹王随口道:“安心吧,习惯就好!”

  二人刚回府不久,朝廷就指派了王傅过来,特地教导其为君之道。

  “申商之术为鉴,贞观之说可参,资治通鉴可读……”

  实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