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044章 利用_大明世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蒸汽机的造价并不高。

  在如今生铁价格被打下去的时代,一斤铁的价格不过十文,重达千斤左右的蒸汽机不过十块银圆。

  当然,无论是齿轮还是螺丝,亦或者链条,都是人工打造而成,人工费是极高的。

  故而,一辆蒸汽机的成本,也不过百块银圆。

 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这是一辈子都拿不出来的钱财,但对于有钱人来说,北京的一间房都不止百块。

  “对了,这蒸汽机能跑多久?”

  匠人一愣,旋即道:“臣等没事过,但基本上只要有煤炭,就能一直跑。”

  “千斤左右的煤,应该能跑十来里左右,且要半个时辰……”

  “利用率太低了。”

  朱谊汐呢喃着。

  按照这个效率,如果要跑个五六十里,起码得装一车箱的煤才行。

  时速十里,他么的马车都三十里,铁轨马车时速更是五六十里,这怎么比?

  这只是最初始的蒸汽机,还得靠瓦特改良啊!

  只是怎么改良呢?

  靠,蒸汽机都出来了,竟然还要改良……

  “不行,能跑可不行,还得继续改进。”

  皇帝面色一板:“最起码,千斤煤能跑百里,一个时辰跑三五十里才合适,这样才能更好的拉人。”

  “谁能改进出来,某赏钱万块,晋封男爵。”

  瞬间,所有的呼吸就粗了许多。

  一群工人们目视着这火车,双目之中几乎能迸出火花。

  巡视完后,皇帝正待离去,忽然匠监又道:“陛下,这蒸汽机虽然拉人不咋地,但抽水可行。”

  “只要铺设铁管,就可以直接在数十尺深的井中抽水,速度极快。”

  “偌大的水塘,一个时辰就能抽完,而且还不用歇息,这要是应用在民间,旱灾无惧。”

  听得这话,朱谊汐倒是停下来步伐。

  在如今这个时代,其实挖井技术并不怎么发达,南方五六米就出水,而北方十来米罢了。

  于是土地下面储存了不知多少地下水,但却用不到。

  难题只有一个取水难。

  靠人拉肩挑,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浇灌到地里。

  井水就算多,也很难尽快利用。

  如果蒸汽机能持续地抽水而上,其效率不知道比人力强多少倍。

  况且,有了蒸汽机之后,井也能挖得更深了,不虞缺水问题。

  我说呢,敢情把技术点在农业去了。

  “如今这个初始蒸汽机,虽然作为火车不方便,但用在农事上却是可以的。”

  朱谊汐眼眸一亮:“像那耕地的翻地机,不讲究效率,需要的能量不多,哪怕烧木材都行。”

  带几百人和耕地是两码事,消耗更低些。

  东北开发之所以慢,不就是因为人力匮乏,树大根深的东北老林,非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能作为的。

  开垦一亩荒地的成本,是中原的数倍。

  在土地够用的情况下,谁会去开发东北?

  所以明朝几百年来,顶多是把辽东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