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021章 金边高棉_大明世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021章金边高棉

  通史,自然不是纪传体,而是编年体。

  安南的起源上,则来自于鸿庞氏。

  鸿庞氏首位君主禄续,是中国神农氏的后代,获封为“泾阳王”,治理南方,号“赤鬼国”。

  然后就是纳入中国怀抱时期。

  总而言之,强调安南起源自中国,贬低历代脱北者,直言其叛乱,从而导致安南战乱不休。

  然后之后的吴朝、丁朝、李朝、黎朝等,都属于权利熏心之辈,虐民以养身,使得安南退化,蛮寮日益严重,即将去夏入夷。

  幸赖我大明绍武皇帝,明见万里,当今秦王殿下英武不凡,驱天兵降军阀,安民生而施德政,让整个安南享受富贵安康,功莫大焉。

  秦王看着后面夸赞自己的话语,一时间觉得有些赧然,这几乎是把朱静的功劳全部安在他身上。

  人家完全成了陪衬,属于辅助性质了。

  但他是政治家,对这一切已然适应,倒是没有多少反感。

  “印刷十万册,送往秦国各地官学,或者私塾。”

  朱存槺平静道:“另外,告诉各地的知县,知府,这本书的内容一定要出现在童试中。”

  “是!”几个宰相忙应下。

  借着编史的名头,秦王收缴了秦国多数的藏书,史书,这本通史可不是自娱自乐,而是一场对读书人的教化。

  没错,就是读书人。

  普通的人可不会在意统治他们的是谁,只有读书人拥有着些许的自尊心,所以别扭的在意此事。

  即使有科举,但仍旧有许多人隐居,或者不想为官,谋求安南的独立。

  也正是因为如此,这一两年来秦国叛乱迭起,三五百人的叛乱层出不穷,地方的巡防营压力极大。

  也是如此,秦国效仿宋朝,不断地进行招兵,将强壮的劳动力征入军中。

  其六百万人口,军队就达到了二十万,这是何等夸张的数字。

  而这本通史,就是对读书人的台阶,让其放下顾虑,拥抱秦王。

  首相刘观忽然递出一本书来:“殿下,这是朝廷新出的《绍武注音法》。”

  “如今我国看上去太平,但明人和秦人隔阂极重,尤其是某些明人视自己为人上人,拒绝与秦人联姻,居住在内城中而不外出。”

  “甚至,某些人家只购买从大明来的粮食,表面上来说是怕水土不服,实际上却是顽固不化,鄙夷秦人……”

  听得此话,秦王一时间也有些尴尬。

  因为从小就在北京长大,所以稻谷、面食他都吃,饺子包子什么的也是常态,自然是要进口小麦。

  平日里用的器具,也不自觉地用起明式,衣食住行,无所不是。

  虽然他没有什么鄙夷的意思,但这份隔阂确实存在,这是习惯问题。

  毛复瞅着秦王脸色微变,心中一动:“如此,两相隔阂,秦王很难彻底安生。”

  “殿下——”

  “我要怎么做?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