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零六章:徐光启解惑_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徐光启的话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,但如雾里看花,怎么也看不清晰。

  我苦笑:“老先生,朕怎么觉得宫中的茶都是苦的,丝毫感觉不到其中的清香呢?”

  “哈哈!”徐光启大笑,“陛下,茶的苦香,心中自知。老臣这茶,是老臣一步一步的慢慢调制而成的。其中,每一步骤都需要莫大的耐心。如果稍一着急,就可能前功尽弃。陛下,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,慢火出细功吗!”

  我突然好像明白了什么:“老先生是说朕之所以遇到目前的困境,是因为朕太心急了。”

  徐光启笑而不语。

  “老先生,困境已经造成。你得教朕该怎样打破这个僵局。”我真诚的说道。

  “陛下,其实你做的已经很好了。开海禁的步子虽然迈得大一些,但实际上并没有造成什么后果。”徐光启看着我,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,“我不知道您到底在忧愁什么。如果仅仅是因为对群臣做出了让步而忧愁,老臣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。大明实行的是天子与士大夫共同治天下。这个国家,既离不开陛下您,也离不开士大夫。所以,陛下制订某些政策,要兼顾一下士大夫们的利益,否则,他们进行无声的反抗就很正常了。”

  我突然觉得,徐光启虽然淡泊名利,但他本身也是士大夫中的一员,他看事的眼光其实也是从士大夫角度去看待的。不过,无所谓了,这个时代的人谁又能跳出时代的局限呢?只要我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就行了。

  想到这里,我摇摇头:“老先生,其实对群臣的让步我没有什么可后悔的。只是,明年我想推广玉米、红薯、土豆等的种植。我担心,依旧会受到这些土大夫们的阻挠。因此,此次前来,我想向老先生讨个主意。”

  徐光启的脸色变得沉重起来,他用手指敲着旁边的桌子,好长时间没有说话。看来,在徐光启看来,这个问题也是很棘手的。

  “陛下。”他的声音有些低沉,“十多年前,老臣把《甘薯疏》献给先帝爷时,我就曾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农作物。最终,老臣失败了。这么多年,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。但,我一直觉得无解。今天陛下向老臣提出这个问题,老臣突然觉得如果有了陛下的支持,再加上如今的这个局势,也不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。只是,这可能耗费的时间很长,不是陛下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决的。”

  我点点头:“老先生,这点朕清楚。还请老先生为朕说个明白。”

  “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个土地所有权的问题。其实,大家都明白,这些高产作物如果能普遍种植,带给我大明王朝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。身处最底层的百姓是愿意做的,因为这可能会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。不过,拥有大量土地的乡绅是不愿意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