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18章 操心的人真多_大唐风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

  本来,这是一场气氛友好的和解,由于姜山一句极为不合时宜的问话,又一次陷入了僵局。

  最后,张易之只好开玩笑着说道:姜公问得这样详细,莫非是有待字闺中的女儿想要招婿吗?

  这话刚问出口,张易之蓦然又觉得这个可能性还真挺大的。以姜山的年纪,最大的儿女应该也就是个十五六岁或者更小一些的样子,倒是正好在招婿这个年龄。而自己长相出身还有事业,在二十岁左右这个年龄段,都算是很过得去的,姜山盯上自己倒也情有可原。这样一想,张易之对姜山方才那些乱七八糟的八卦问题,倒是没有那么奇怪了。

  谁知,姜山却摇头,道:我女儿——算了,张郎,我方才也不过是随口问问,并没有审谳张郎的意思,张郎莫要往心里去。

  见到人家主动认错,张易之自然不为己甚,点头道:我也并没有责怪姜公的意思。

  正说话间,一如昨天,忽听一个衙役在门外喊道:姜公,姜公,又有——这次,这位衙役生生地止住了后半句,往里面看了一眼,见到张易之在座,便说道:又有生意了!

  张易之认得这个衙役还是昨天那一位,是本县衙役里面的一个班头,名叫刘水。见到刘水一再在这样的时候出现,张易之顿时明白过来,这人应该是姜山手下一个拉皮*条的。怪不得姜山整日坐在县衙里面,外面的业务却是一件也不落下,原来,他在外面有一个成熟的营销团队。

  这样一想,张易之暗暗明白了一点东西:这姜山并非像表面上那样,在辽山县衙里没有任何的言权。至少,这样一支由衙役组成的一个由衙役组成的营销团队,对于应该有不少的人手。这些人跟着姜山,自然是有一些好处的,否则也不可能这样为了姜山鞍前马后。

  不过,这些人毕竟是因为钱财而跟着姜山走的,忠诚度如何,就不好说了。但不论如何,他们都可被划为姜山的势力范围。

  有了这样一个推测,张易之还是决定尽量和他处好关系。如果能够说服他支持剿匪的话,这事情虽然成功希望还是不大,总归是要多几分把握的。当然,从昨天他对剿匪那样不以为然的态度来看,这事情应该极为苦难。

  听得衙役的禀报,姜山却没有像昨天那么急切,而是有些为难地转向张易之道:张郎,你看——

  姜公既然有正事,便自顾去忙吧,有话咱们下次再聊!张易之爽快地说道。

  姜山歉然一笑,这才向外边行去。

  张易之一个人又在衙门里坐了一阵,实在是闲得无聊,看看也快中午了,便又起身往家里去了。才到辽山县两天,他对于这个诡异县衙的请假手续,早已运用得极为自如,这让他旷工都旷得理所当然,没有任何心理负担。

  回到家中的时候,小月已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