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96章 分拆(中)_重生之北国科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我有个问题,既然你们的TFT-LCD产线,技术上这么有优势,为什么不趁着大好的机会进行拼命扩张。据我所知,现在想给你们投钱的,不是一家两家了吧。”

  这是林校长在提问了。

  光电发展得这么快,居然有人还嫌慢!

  随着ODF工艺的曝光,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全彩的思路。这个所谓的中试线,就是正式生产线!

  这种工艺方式所独有的低成本,低难度,高良率,也让各路资本垂涎欲滴。

  这段时间,大批的人们涌向冰城,寻求合作或者投资机会。

  其中不少人,干脆直接找到了学校,要求引荐和说和。

  这些人里面,有单纯是投资赚钱的,有抱着偷师学艺想法的,还有抱着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值,或者创造就业想法的。

  如果光电想大幅度扩展,直接建个十条,八条产线,根本没有问题。

  “限制产能扩张的主要瓶颈,是厂房。毕竟我们无法在冬天施工啊。”

  “可你们不一定要在冰城建厂房啊。上次我就给你介绍过普东开发区的人。你们到那里去建生产线,资金他们出,地皮他们出,税收还有优惠,我看不出你们为什么要一直留在冰城。”

  林校长现在完全是以一个股东的角色在说话了。

  冰城的利益,与工大的利益并不是一致的。否则工大也不会连续出走,在威海和深圳建新校区了。

  南巡讲话,其中最大的受益者,就是普东和申城。大量的优惠政策,都给了申城。申城也把半导体行业,作为他们突破的重点。

  他们到处拉半导体项目,希望可以落户申城。

  光电系作为土生土长的半导体新军,自然得到了重点关注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《全彩科技》成长到这个程度,早就不是工大产业园能够容纳得下的了。

  一个产业园,它给出来的优惠政策,也跟它的级别,以及上级政府的权限有关系。例如,村级开发区,它的权利,最大,也就是村政府这个级别。

  工大虽然级别很高,但实际权利,未必比得上一个区政府。

  到了全彩这个级别的企业,必须要依托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,才能享受相应的政策了。

  但是这个政策,冰城没有,龙省没有!

  80年代初设立经济特区,就没有考虑东三省。

  因为在当时看开放,是一个“试验”,是件有风险的事情。东三省是重要的工业基地,一旦失败出乱子,国家承担不起,

  截止此时1992年,甚至到明年(1993年4月),十几年间,东三省除了大连,腹地居然一个国家级开发区都没有。冰城,乃至龙省都没有国家级的开发区。

  92年的南巡,从国家层面上,制定了普东开发战略。但这次依然没有东三省。因为国家需要稳定的后方。

  到了2000年的时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