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48章 国情设计_重生之北国科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“这个问题,其实在不同的国家,有不同的答案。

  如果是在美国,只能选一千万投资的这个。因为人工贵!

  50个工人的一年人工成本,管理成本,相关的辅助设施成本,全加上,一年300万美元挡不住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设备投资上省的成本,三年都撑不到。更不要提自动化产线带来的质量提高。对不对?”

  “对,你懂得还真多呢!”

  女孩子的情商不低,顺手一记马屁拍了过去。也不知道这位老同学,从哪里学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。

  “但是同样的问题,在这里,在冰城,你要选哪个?”

  “当然选一百万的了。这边人工便宜啊!”

  冯言立刻就给出了正确答案。

  冰城的人均月工资,只有200元,哪怕以光电的高工资,一个人年均工资,也达不到2000美元的水平。

  “不过,按你这么说,岂不是人越多就越好?那我们还要自动化干什么?”

  “人多也是有个限度的。我们的员工工资,看是跟谁比。跟美国比很低,但是与周边公司相比,就不算低了。否则为什么我们要把LED的封装工序外包?”

  “我明白你的意思了。凡事都是要有个度!”

  女孩子觉得自己听懂了,挺高兴。

  但旁边的王志武发愁了。这以后再给别人讲解,要怎么讲呢?也要举例子吗?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“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?”

  冯言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老同学。

  “没有了。”

  成永兴确实有话想说,但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。

  中国无论是在半导体,还是LCD产线的追赶过程中,由于一直在追赶,所以只能不停的引进整套的成熟技术。

  但这种技术设备,真的就适合中国国情吗?

  这种成套的生产线,都是为了美国及日本量身定做的。把它们拿到中国,本身就不适合。

  为什么一代线在中国根本无法落地?

  就是因为日本人在设计一代线的时候,考虑到了日本的国情。

  那日本的国情是什么呢?

  首先,人工贵,毫无疑问。

  其次,日本有20多年的液晶产业基础,大量富有经验的熟练工人。所以他们可以驾驭高度复杂化,自动化的生产线。

  但中国引进这条线以后,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呢?

  中国空有大量的人力资源,但是无法使用。这是其一。

  其二,中国并没有丰富经验的液晶产业工人。

  这种生产经验可不可以锻炼出来呢?

  可以,但是需要成本。

  用价值八千万美元的产线,去不断试错,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几名工人?

  这个代价,有谁付得起?

  后世几家成功的液晶巨头,其转折点都在于成功地招揽了一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。晶东方招聘的是韩国人,TCL招聘的是台湾团队。

  LCD如此,晶圆也是如此。

  后世那个价值亿美元的光刻机,是为了中国国情设计的吗?

  但我们没有选择!

  社会舆论上有话语权之说,在科技界就没有了吗?

  同样道理,光电现在的这套工艺,完全就是为了当前的国情量身定制。以大量的人力,来节约设备造价及难度。

  这种方式设计出来的产线,就是被美,日拿去,他们也无法经济生产!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两人走马观花的转了一圈后,已经是午饭时间,由于新厂区的附属设施还没有投入使用,两个人只能出去吃饭。

  成永兴决定就在这里请客,食堂他也是吃腻了。

  学生时代没有选择,也就忍啊忍啊,忍成习惯了。但手里有了点钱之后,经常出去吃,又把嘴养叼了起来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