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23章 牛头不对马嘴……_文豪的悠闲人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剧本他倒是没啥问题,只不过是合不合适的问题而已。

  要知道,中国文化文明的传承可是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。

  作为一个大国文化,说实话,另一个世界的中国确实比这里的华国要深厚一点。

  而说到话剧,说实话,李旭升自己之前所拿出来的那些剧本,虽然好,但算不上多经典。

  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中国话剧史的一座丰碑?

  《雷雨》

  它使24岁的曹禺曹老师也是一鸣惊人,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。

  中国话剧这一百年来,如果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,则非《雷雨》莫属。

  它是中国第一部可读、可演的话剧,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;它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最多、演出团体最多的杰作,是中国话剧百年史的神话和奇迹;《雷雨》几十年的演出史,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,更是中国话剧表演的发展史。

  这些都使《雷雨》成为当之无愧的“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”。

  《雷雨》李旭升也知道,毕竟名气那么大,甚至有演出的时候,他还专门去看过,所以印象还是很深刻的。

 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选用雷雨这个剧本,毕竟怎么说呢?

  《雷雨》的创作背景是在1933年,而就在两年前,刚刚爆发了鬼子侵略的9一8事变。

  当时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的热潮。

  曹禺曹老师也积极投身抗日宣传。

  《雷雨》中的鲁大海,就有曹禺在保定结识的一位有思想、有智慧的年轻工人的影子。

  所以说,这里面的剧情,相对于现在的华国来说,有点变扭啊!

  当然,也不是不能用,毕竟在这里,也完全可以当做架空背景嘛!

  说到话剧了,就难免说到中国的几大经典话剧了!

  《茶馆》

  号称“东方舞台上的奇迹”

  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,也是大剧作家老舍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作品,被外国专家誉为“东方舞台上的奇迹”。

  当话剧后辈们不断以仰望的姿态回望这部经典时发现,剔除庞杂的情节转合、剔除特有时代的立场判断,游走于老舍笔端的其实是一种“大写意”式的蓄势而发的经典东方美学。

  1980年9月,《茶馆》应邀赴前西德、法国和瑞士三国演出,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。

  到2004年5月27日,《茶馆》公演500场……

  一部三幕话剧,世俗百态、小人物的悲欢离合,浓缩了中国半世纪的沧桑沉浮,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文化背影。

  还别说,盛名之下,再加上当初李旭升正在疯狂吸收知识,管他是不是参差不齐,既然有这名气,那可要好好看看。

  所以,哪里有这个的演出,他就去哪里。

  虽然剧本背景和雷雨一样不怎么合适,不过可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g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